当前位置: 首页 >> 快讯
世界快讯:从玉七联璧到史前文化临夏论坛——让历史文化在保护中更好传承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甘肃省齐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叶茂林
来源: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     时间:2023-05-14 09:19:02

记者马博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月9日,文明汇聚·光耀河州——史前文化临夏论坛圆满闭幕。与会专家学者在思想交流、学鉴互促的学术氛围中对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进行了深入讨论,以独特的认知穿透力、思想洞察力,共同探寻文明根源、梳理文化脉络,一步步揭开了史前文明的神秘面纱,让绚丽多彩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史前文明无比清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论坛闭幕不久,记者于5月13日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甘肃省齐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叶茂林。作为“玉七联璧”发现和追溯过程亲历者之一,叶茂林从一位考古学家的角度讲述了“玉七联璧”出土面世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2017年,东乡县五家乡政府在辖区牛沟村实施分散居住群众集中安置工程时,平整土地过程中,发现了陶罐碎片、玉等文物。当时在北京的叶茂林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打电话给时任广河县文广局局长唐士乾,并嘱咐他带人到文物出土地了解详细情况。

“是一处遗址,还是齐家文化的”。唐士乾的回电证实了叶茂林的推论——出土地绝非一般。此时,遗址出土玉器的消息已在当地传开。

机缘巧合,当时中央电视台一档栏目要到甘肃取景拍摄,并邀请叶茂林参与。栏目拍摄间隙,叶茂林在唐士乾陪同下到文物出土遗址进行实地考察。

“到了考古地,我们就在地里反复察看,找哪个地方适合人类居住,哪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好,哪儿有剖面”。叶茂林说,当时遗址部分剖面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石器、陶器等各种东西,同时也发现了“灰坑”,遗址整个面积比较大,价值非常高。

虽然进行了实地考察,但叶茂林对遗址的一些地名、出土文物当时的场景等情况仍不熟悉,为能完整准确地了解整个遗址和出土文物情况,他决定再实地探访一次。

“我们作调查,遗址情况怎么样,当地老百姓更熟悉,虽然专业问题他们不太懂,但出土的碎陶片、骨头拿给他们一看,老百姓就会告诉你那个地最多,那个地没有,深入群众也是我们考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叶茂林说。

再次考察,叶茂林把目标定在了对遗址原住村民的探访。当时,遗址地上的村民还未搬迁,叶茂林在翻译的带领下挨家挨户询问。此时,叶茂林身边的村民却越聚越多,叶茂林趁着村民聚集的时候,拿出手机向大家展示了已收集玉璧的照片,而村民的回答也证实他了的疑虑。

叶茂林之初看到玉璧照片时,发现七片玉器拼凑在一起的形状很不恰当,也不合适,但出于考古学家严谨的治学精神,不敢妄下判断。在探访中,村民则反映照片跟当时看到的玉器不一样,这证实了他的推测。

回到住地,叶茂林向唐士乾详细嘱托了继续寻找玉器的事宜后,便投入到央视栏目的拍摄中。此后不久,玉器被成功找回。

2018年3月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将装箱运抵广河的出土文物现场反复拼放完毕后,将其命名为“玉七联璧”。至此,一套璧直径74厘米,孔径24.5厘米,用马衔山玉料制作而成的七件不规则形玉板完美展现在世人面前,该玉璧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齐家文化玉璧体积最大者,对于齐家文化的考古学研究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现收藏于东乡族自治县博物馆。

2023年5月12日,叶茂林首次到访东乡族自治县博物馆,亲眼目睹了“玉七联璧”的真容。

“临夏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们要保护好、利用好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让它在提升群众文化自豪感、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发挥更大作用。”叶茂林说,此次史前文化临夏论坛充分体现了临夏州委州政府对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态度与决心,希望临夏州借助这场盛会的东风,让更多人了解临夏、走进临夏、爱上临夏。

编辑:海霞责任编辑:孔令定

标签: